更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适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缬更昔洛韦是一种更昔洛韦的缬氨酰酯前体药物,可口服。静脉注射时,更昔洛韦会引起血清转氨酶暂时性轻微升高(无症状),但未发现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会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
更昔洛韦是一种无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结构与阿昔洛韦有关联,对多种疱疹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包括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和II型、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然而,更昔洛韦主要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缬更昔洛韦是一种更昔洛韦的缬氨酰酯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好,能够被细胞内的水解酶快速转换为更昔洛韦。更昔洛韦在细胞内被病毒激酶磷酸化,产生的三磷酸盐与鸟嘌呤核苷竞争并入病毒DNA,抑制病毒DNA的聚合酶活性。由于更昔洛韦需要由病毒性激酶激活,因此对未感染的细胞无效。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适应症为防治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商品名:Cytovene)于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主要有有250与500 mg的胶囊剂以及注射剂。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或全身性感染时,推荐的成人剂量为5 mg/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维持2至3周,之后进行维持治疗,每日剂量为3 g,分次口服。缬更昔洛韦于2001年获得批准使用,商品名为Valcyte,有片剂(每片450 mg)和溶液粉剂。缬更昔洛韦推荐剂量为900 mg,每日一次或两次,口服,已大量替代更昔洛韦用于防治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意识模糊、发热、骨髓抑制和皮疹。
静脉注射更昔洛韦的患者有2%会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短暂性轻中度升高。通常血清酶升高不会伴随症状,且具有自限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本身也会引起肝酶含量升高,因此也是使用更昔洛韦患者出现异常的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证据。更昔洛韦也能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水平下降,治疗中止后反弹,从而引起急性乙型肝炎发作,伴有临床症状,且较严重。
更昔洛韦在病毒感染细胞内代谢,几乎不经过肝脏代谢,绝大数以药物原形经肾排出,这大概就是更昔洛韦极少导致或不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停止服用更昔洛韦后乙型肝炎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治疗中止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迅速回升,从而引起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