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奈韦拉平(Nevirapine)

【西药】



简介

奈韦拉平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常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奈韦拉平常致血清转氨酶升高,是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

背景

奈韦拉平是一种非核苷类HIV聚合酶抑制剂,通过结合和破坏病毒聚合酶催化部位改变酶的三维构象发挥作用。奈韦拉平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骨干药物,通常与其他一种或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奈韦拉平(商品名:Viramune)为片剂,每片200 mg,有多种仿制药。一般成人用量为每日200 mg,两周后剂量升至每日400 mg。奈韦拉平可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组成复合制剂,如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儿科用的奈韦拉平口服悬浮液也已上市。奈韦拉平于1996年在美国批准用于HIV感染,目前越来越多应用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约20%)、恶心、疲劳、发热和头痛。

肝毒性

约4%至20%接受奈韦拉平治疗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会显著升高(正常值上限的5倍以上),其中1%至5%的患者同时会出现伴随症状。血清转氨酶升高通常持续时间短,但伴随临床症状时需停止奈韦拉平治疗。引起ALT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女性;CD4+T细胞计数量高于250/μL;无HIV感染(用于预防)。此外,在目前使用的二十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中,奈韦拉平引起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严重肝损伤的比例最高,高达1%,经过护肝治疗后仍有约0.1%的患者会出现致死性肝损伤。肝损伤通常发生在奈韦拉平治疗后6至8周(平均3周),典型的初期症状包括腹痛和疲劳,随后出现发热、皮疹和黄疸。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发生免疫超敏性肝炎(奈韦拉平免疫超敏综合征),出现皮疹、发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例2和3)。自身抗体并不常见。多数病例表现为胆汁淤积性症状,在转氨酶酶升高初期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尤其是严重病例(病例1)。奈韦拉平可能会诱发严重皮疹,甚至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或Stevens-Johnson综合征。奈韦拉平引起的部分临床症状明显的肝中毒未出现超敏性症状,通常在治疗8周后出现,严重者甚至可致死。

损伤机制

通常认为,奈韦拉平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是免疫超敏反应。女性出现肝损伤比例高于男性,CD4+T细胞计数高的患者肝损伤比例也较高,并与特定HLA型别相关。然而,并非所有的奈韦拉平肝毒性都属于免疫超敏反应,尤其是潜伏期较长的病例。奈韦拉平主要经过肝脏代谢,是CYP 2B6和3A4的底物和强效诱导物,代谢产生的潜在有毒中间物可能引起肝损伤。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奈韦拉平可能引起严重肝中毒,甚至致死,也有需行急诊肝移植病例的报道。在大量肝损伤病例系列中,奈韦拉平被列为药物性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奈韦拉平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其他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依法韦仑、依曲韦林、地拉韦定和利匹韦林)交叉敏感引起肝中毒极其少见。【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地拉韦定、依非韦仑、依曲韦林、奈韦拉平和利匹韦林。】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利巴韦林 齐多夫定 奥司他韦 埃替拉韦、COBICISTAT、恩曲他滨、替诺福韦 拉米夫定 阿巴卡韦 扎那米韦 奈非那韦 地拉韦啶 司他夫定 伐昔洛韦 茚地那韦 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 金刚烷胺 替比夫定 利匹韦林 阿德福韦 依法韦仑 恩曲他滨 膦甲酸钠 雷特格韦 沙奎那韦 地瑞那韦 恩夫韦地 马拉维若 阿尔法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托那韦 地达诺新 金刚乙胺 泛昔洛韦 洛匹那韦 替诺福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