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一种无环腺苷核苷酸类似物,可与其他药物配合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单独使用时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替诺福韦不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替诺福韦是一种无环腺苷核苷酸类似物,但口服的吸收效果很差。因此须使用前体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该药物前体可被小肠充分吸收,在细胞内快速水解成替诺福韦,然后磷酸化成活性形式——二磷酸替诺福韦 。二磷酸替诺福韦是HIV逆转录酶(和HBV聚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也可并入初始DNA链,引发链合成终止。美国于2001年批准替诺福韦治疗艾滋病感染,于2008年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临床适应症包括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感染,通常与其他抗病毒药物配合治疗。同时,替诺福韦已被批准作为单一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商品名:韦瑞德( Viread))可制成规格为300 mg的口服片剂。替诺福韦可与其他抗病毒药组成固定的复合药剂,治疗艾滋病感染,通常每日口服单剂量如下:同恩曲他滨组成特鲁瓦达(Truvada),剂量300/200 mg口服片剂;同恩曲他滨和依法韦仑组成Atripla,剂量300/200/600 mg口服片剂;同恩曲他滨和利匹韦林组成Complera,剂量300/200/25 mg口服片剂;同恩曲他滨、埃替拉韦和cobicistat组成Stribild,剂量300/200/150/ 150 mg 口服片剂。成人每日的推荐剂量为300 mg。替诺福韦的副作用不常见,包括虚弱、腹泻、肠胃胀气、恶心和呕吐、肾功能紊乱和皮疹。
与治疗乙型肝炎所用的其他核苷酸类似物一样,在替诺福韦用药期间或之后可引起血清转氨酶水平短暂性升高。此种转氨酶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潜伏的乙型肝炎恶化或突发。目前已经报导三种形式因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引起的突发情况:开始治疗期间出现短暂的肝炎突发(治疗性肝炎突发)、抗病毒耐药性产生时出现肝炎突发(突破性肝炎突发)以及停止治疗后数月内出现肝炎突发(停药后肝炎突发)。治疗性肝炎突发一般在开始治疗后数月内产生,通常程度较轻,无症状且可自愈,无需调整剂量或中止治疗。突破性肝炎突发一般伴随抗病毒耐药性产生,出现HBV DNA含量升高。这种情况下的肝炎突情况严重并伴有症状。由于替诺福韦产生抗病毒耐药性的概率极低(4年后<1%),因此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治疗过程中肝炎突发与替诺福韦的使用有关。最后,突然中断抗病毒治疗将引发乙型肝炎停药后突发。这种情况下的肝炎突发情况严重,目前已报导出多例因停止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或需要肝移植。目前尚未有报导因停止替诺福韦治疗后出现肝炎突发的病例。
替诺福韦可能与肝毒性几乎无关或无直接关系。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替诺福韦可引发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肝损伤,尽管替诺福韦和地达诺新配合用药时可能引发肝损伤并伴有小泡性脂肪肝疾病和乳酸酸性中毒的概率比地达诺新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配合时发生的频率更高,原因可能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依法韦仑治疗期间,替诺福韦也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原因可能也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在接受替诺福韦治疗的患者中,大多数乳酸酸中毒和肝功能衰竭的病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地达诺新、司他夫定或齐多夫定共同用药引起的。在抗逆转录疗法(包括地达诺新)中加入替诺福韦,可使地达诺新浓度升高60%,使线粒体损伤的效力增加。而替诺福韦本身几乎没有引发肝毒性的可能性。
采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开始阶段,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出现短暂性小幅升高,一般无症状表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止替诺福韦治疗后须小心照看。若配合用药给与替诺福韦时,则应减少地达诺新的剂量并小心照看病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核苷类似物(阿巴卡韦、地达诺新、恩曲他滨、拉米夫定、司他夫定、替诺福韦和齐多夫定);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地拉韦啶、依法韦仑、依曲韦林和萘维拉平);蛋白酶抑制剂(安普那韦、阿扎那韦、地瑞那韦、福沙那伟钙、茚地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和替拉那韦);以及其他药物(恩夫韦地和雷特格韦)。】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治疗药物包括阿德福韦、恩曲他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α型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