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利巴韦林(Ribavirin)

【西药】



简介

利巴韦林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剂,适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其他黄病毒感染。尚无利巴韦林引致临床症状明显的肝损伤的病例。

背景

利巴韦林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许多体外病毒的RNA和DNA具有抗病毒活性,但临床研究发现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埃博拉病毒和汉坦病毒等黄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最佳。利巴韦林的体外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似乎是通过抑制次黄苷酸脱氢酶(嘌呤核苷合成必需酶)从而减少胞内鸟嘌呤核苷含量。利巴韦林通过提高干扰素诱导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从而间接影响病毒复制。利巴韦林可作为α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法的辅助治疗药剂配合HCV专用蛋白质抑制剂(博赛普韦或特拉普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利巴韦林还可通过口腔吸入治疗急性RSV感染。利巴韦林曾被实验性地用于治疗慢性戊型肝炎。利巴韦林配合其他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药剂治疗丙型感染的无干扰素疗法正在评估之中。利巴韦林于1998年批准上市,广泛用于相关适应症治疗。利巴韦林(商品名:Copegus和Rebetol)为片剂,每片200 mg,有多种仿制药。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日800至1200 mg,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4至48周,需配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使用(博赛普韦或特拉普韦有无皆可)。副作用包括溶血性贫血、瘙痒和鼻塞。

肝毒性

利巴韦林极少情况下单独用于口服治疗,尚无引致血清转氨酶升高的病例。由于利巴韦林常用于治疗潜在肝病患者(丙型肝炎),因此难以分析血清丙氨酸转氨酸升高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利巴韦林降低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利巴韦林可能导致严重的剂量依赖性红细胞溶血症。溶血初发期一般在治疗开始后2至3周内,表现为贫血和红细胞压积突然降低5%至10%。溶血常伴有非直接胆红素轻微升高,导致总胆红素浓度为1.5至2.5 mg/dL。非直接血胆红素过多症状一般为良性,治疗停止后即可迅速恢复正常水平。患有潜在吉尔伯特综合征或晚期肝病的患者出现明显黄疸症状。缺乏肌苷三磷酸酶活性(ITPA变体)的患者因利巴韦林出现溶血症的可能性相对低,因为胞内ITP水平增加,补充了红细胞中因利巴韦林三磷酸酶而减少的胞内鸟嘌呤核苷和三磷酸腺苷。

HIV感染患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剂及利巴韦林(配合干扰素治疗同时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治疗后出现伴有乳酸酸中毒和肝功能障碍的脂肪肝病例极少。单独使用利巴韦林也未出现上述并发症,其原因可能是药物交叉作用。利巴韦林增加HIV感染治疗中其他核苷类似物(特别是司他夫定、地达诺新和齐多夫定)引致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损伤机制

利巴韦林几乎不经肝脏代谢,以药物原形经肾排出,这大概就是利巴韦林极少导致或不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利巴韦林相关的血胆红素过多症是因为红细胞溶血和胆红素过量生成。 【治疗丙型肝炎的药剂: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α干扰素、特拉普韦和博赛普韦。】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抗病毒药物
奈韦拉平 金刚乙胺 沙奎那韦 阿德福韦 伐昔洛韦 司他夫定 雷特格韦 替诺福韦 地达诺新 阿巴卡韦 利匹韦林 恩曲他滨 膦甲酸钠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齐多夫定 依法韦仑 奥司他韦 恩夫韦地 地瑞那韦 阿昔洛韦 奈非那韦 利托那韦 埃替拉韦、COBICISTAT、恩曲他滨、替诺福韦 泛昔洛韦 阿尔法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 马拉维若 扎那米韦 茚地那韦 洛匹那韦 金刚烷胺 地拉韦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