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胺吡啶是抗炎药剂,广泛用于慢性炎症性肠病的长期治疗。从结构上来说,柳氮磺胺吡啶是由磺酰胺(磺胺嘧啶)和5-氨基水杨酸(5-ASA)经偶氮键键合构成的。柳氮磺胺吡啶可导致抑制肝损伤,虽然这一病因较为罕见但已确定无疑。
柳氮磺胺吡啶是由磺胺嘧啶构成的改性磺酰胺,其中磺胺嘧啶经共价键与5-氨基水杨酸(5-ASA)键合。柳氮磺胺吡啶几乎不为人体吸收,但肠腔中的细菌可打破偶氮键,释放可吸收的磺胺嘧啶和较多的5-氨基水杨酸,从而局部缓解发炎症状。柳氮磺胺吡啶于1950年在美国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现仍广泛使用。柳氮磺胺吡啶适用于治疗成年人及儿童的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预防疾病复发,还可用于治疗青少年或成人风湿性关节炎。柳氮磺胺吡啶(商品名:Azulfidine)一般为片剂,每片500 mg,有多种通用名。还有缓释片剂形式。一般情况下,成人起始剂量为每日3至4 g,维护剂量为每日2 g(分四次服用)。常见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头痛、恶心、肠胃不适、发烧、关节痛和皮疹。
正如其他磺酰胺类药物一样,柳氮磺胺吡啶可导致典型的异质肝损伤,具有药物过敏或超敏症状。典型的发病症状为药物治疗开始后几天或几周后,患者突然发热和皮疹,随后出现黄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非典型淋巴球增多症也很常见。肝损伤形式一般为混合症状,但也有可能是胆汁淤积或肝细胞损伤,情况复杂且持续时间长。柳氮磺胺吡啶可引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尤其是肝细胞损伤型肝损伤。但是,多数患者停药后即可在2至4周内迅速复原,除非胆汁淤积情况非常严重。由于柳氮磺胺吡啶为长期给药,已有极少数潜伏期长的药物性肝病病例,但典型标志和肝损伤形式各不相同,且其他药物和5-氨基水杨酸在这些病例中的作用尚未确定。长期治疗可能引致丙氨酸转氨酶轻微暂时性升高(单独出现或一般超敏反应的症状之一);酶异常通常伴有肝肉芽肿。
柳氮磺胺吡啶引致的临床肝损伤暗示了药物过敏或超敏机制,损伤也许是由于柳氮磺胺吡啶成分代谢生成有毒、活性或抗原性代谢产物而引致的。非洲血统人群出现肝毒性的概率更高。
柳氮磺胺吡啶致肝损伤可导致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轻微升高(有时伴有其他超敏症状和肝肉芽肿),急性自限型肝炎,甚至急性肝功能衰竭。多数情况下,上述症状停药后即可迅速消失,但完全恢复需2至8周。严重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能延长,慢性肝损伤和胆管消失综合征病例报告较为罕见。肝损伤通常是全身性超敏反应的症状之一,也被称为DRESS综合征(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性发疹)。应避免重新服用药物,且告知患者其对磺酰胺类药物(“磺胺类药”)过敏,日后不应接受该药类其他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吡啶的其他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5-ASA),该成分也可导致异质肝损伤。强的松的疗效差异巨大,但对出现发烧、严重皮疹、关节痛、淋巴结病、面部水肿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非典型淋巴球增多等显著全身性过敏症状的患者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