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异丙酚(Propofol)

【西药】



简介

异丙酚是美国最常见的肠胃外麻醉药物,因其起效迅速,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常用于小手术和门诊手术以及重症病人昏迷镇静。异丙酚导致的异质急性肝损伤案例较少;此外,长期大剂量输注异丙酚可能导致“异丙酚输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高脂血症、肝脏肿大或脂肪肝。

背景

异丙酚是一种2,6-丙泊酚,虽然神经活动与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类似。但是异丙酚会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部位结合,从而提高神经抑制作用。异丙酚还可降低颅内压和脑耗氧量。异丙酚具备独特的药代药力学和药效药力学功能,具有起效迅速,恢复时间短的特点。异丙酚于1989年作为麻醉药物在美国获准使用。此后,异丙酚被广泛作为小手术和内镜治疗全身麻醉的麻醉药物以及重症病人的镇痛药物。异丙酚极不易溶于水,通常与1%脂肪乳剂和10%大豆油混合配剂。一般而言,异丙酚的注射量为1.5至2.5 mg/kg。麻醉时,一般采用恒定低剂量注射。异丙酚的商品名为得普利麻(Diprivan)。异丙酚必须由经过培训的麻醉师注射。同时配备通气支持和心脏支持设备。曾经出现因异丙酚致死的报道,主要原因是滥用。

肝毒性

注射异丙酚数小时后,出现肝功能测试异常的患者较少。 事实上,肝硬化患者也可安全使用异丙酚。异丙酚同时也是轻度肝脑病患者的首选麻醉药品。然而,曾有关于在使用异丙酚进行小手术麻醉的数日或数周后,出现肝炎的个案报道。血清酶含量升高表现为肝酶升高。有时伴随黄疸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肝损伤没有发现免疫过敏症状和自身抗体。在所有情况下,不得忽视缺血性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诊断。

长时间输注异丙酚可能导致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高脂血症、肾机能不全、甚至是因心血管性虚脱导致的死亡。这里的临床综合征指的是异丙酚输注综合征,通常出现在高剂量使用异丙酚(>5 mg/kg/小时)进行镇静的2至3天内,主要患者为儿童。提早停止异丙酚注射可缓解和治愈综合征,但是已公开死亡率已超过50%。异丙酚输注综合征患者的尸检结果表明患者的肝出现微囊泡性脂肪变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乳酸中毒常伴随着肌肉和心脏异常。异丙酚输注综合征中不常见肝相关的黄疸和血清转氨酶升高。在很多情况下,患者的尿液和肝呈现绿色,但是在停止使用异丙酚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输液的前期阶段就可能出现轻度的综合征,表现为在输液开始的2至24个小时内出现乳酸中毒。停止输液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损伤机制

异丙酚引致肝损伤的机制目前未知。肝损伤个案的原因可能在于肝脏中的P450亚型代谢了大量的异丙酚代谢副产品。异丙酚输注综合征的可能原因在于直接线粒体损伤,从根本上影响了心肌和骨肌,同时也很可能导致肝中线粒体损伤和微囊泡性脂肪症。临床结果表明,异丙酚更常引发心脏疾病,这也是异丙酚致死的主要原因。异丙酚输注综合征(可能表现为线粒体功能障碍亚临床症状)或乳酸中毒有遗传倾向。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治疗方法为立即停止注射异丙酚并给予心肺支持疗法。同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过滤。乳酸中毒可采用输注葡萄糖(20%)和碳酸氢盐进行治疗。异丙酚引发的异质急性肝损伤通常是“自限性”的。已有很多报告称在重新输注异丙酚后,异丙酚输注综合征会复发。因此,必须避免治愈后重新输注。


卤化麻醉剂
七氟烷 地氟烷 氟烷 异氟烷 安氟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