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对于特异质肝损伤患者,应禁止肝损伤药物再暴露,除非停用该药物原发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生命,且又无其他合适替代药物。对疑似DILI患者,尤其是肝脏生化指标上升迅速或有肝功能异常的证据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
临床上,对于特异质肝损伤患者,应禁止肝损伤药物再暴露,除非停用该药物原发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生命,且又无其他合适替代药物。对疑似DILI患者,尤其是肝脏生化指标上升迅速或有肝功能异常的证据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
目前,DILI诊断尚无特异性标志物,主要依据有明确用药史的基础上出现ALT、AST、ALP和TBil等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因此,发掘具有较强灵敏度及特异性、稳定性好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成为近年研究热点。
ALT(丙氨酸转移酶)和AST(天冬氨酸转移酶)两种酶对肝损伤的判断并非那么完美,缺乏损伤器官特异性,也不能够断定损伤的原因,更不能区分炎症与坏死。因此,需要有更敏感、更特异、更稳定的生物标志物,以协助肝损伤及预后的判断和疗效的评估。
DILI的诊断一直存在困惑。本次美国DILI会议特邀世界著名的药物警戒学家Gaby L. Danan教授进行题为“DILI诊断:RUCAM量表及R值修订”的报告,但非常遗憾因故未到会。Danan教授于1993年与Christian Beni...
Dr. Chen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肿瘤(NCI)诊断与治疗部主任,介绍了CTCAE的发展历史,她曾主持不良事件常见术语标准(CTCAE) v4.0的工作,现任CTCAE v5.0的推广部主任。1983年NCI的肿瘤治疗评价计划研发了C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