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霉素属于酮内酯,是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建议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泰利霉素于200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曾出现过几例严重的药物诱发的肝损伤。
泰利霉素属于酮内酯,是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泰利霉素不同于红霉素是由于部分成分取代使其不易受到耐红霉素菌种的影响。泰利霉素对葡萄状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支原菌、衣原体和军团杆菌有效。泰利霉素于2004年在美国首次批准上市,初期临床适应症包括鼻窦炎和支气管炎。目前,由于其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仅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泰利霉素(商品名:肯立克(Ketek))为口服片剂,有300mg(肾功能障碍患者应减少剂量)和400 mg两种规格。建议剂量为800 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至10日。泰利霉素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其副作用包括恶心、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和皮疹。
与其他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类似,泰利霉素导致血清酶暂时性升高的几率很低(1-2%)。一般为暂时性反应,即使继续治疗仍可恢复正常水平,且与对照组血清酶升高的比例相似。更重要的是,泰利霉素可能导致不同形式的临床症状明显的急性肝损害,其在美国批准使用后不久即出现第一例肝毒性报道。肝损伤发生的潜伏期短,一般为一周,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开始后一天或两天内即出现肝损伤症状。肝损伤一般为突然发生,发作时伴有疲劳、虚弱、黄疸和发烧。酶升高,一般表现为肝细胞型,血清转氨酶水平非常高(>1000 U/L)。已有泰利霉素引致轻微无黄疸型肝损伤的病例报道,但部分病例患者症状相当严重,并迅速恶化,出现伴有腹水的肝衰竭和肝性脑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皮疹,但并不常见。已有再次用药再次肝损伤的病例报告。
泰利霉素引致肝毒性的原因目前未知,但肝损伤潜伏期短且肝损伤突发的特点表明超敏反应可能是原因所在。只有部分患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和发热,淋巴结肿大和面部水肿罕见。
部分患者服用泰利霉素几日后及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其中一些患者突发黄疸和肝衰竭,需进行肝脏移植。轻微肝损伤和无黄疸的患者一般可在4至6周内迅速复原。有过敏史或因泰利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引致肝损伤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