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

【西药】



简介

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的S-异构体,可有效抑制胃酸产生,因而被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埃索美拉唑治疗导致无症状血清转氨酶暂时性升高发生率较低,但可能与奥美拉唑一样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后者是引发明显急性肝损伤的少见原因。

背景

埃索美拉唑属于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血清清除时间更长,因此根据摩尔量比较,其效力高于奥美拉唑(后者是S-异构体和R-异构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一样,埃索美拉唑可与胃壁细胞H+/K+-ATPase结合,抑制其活性,阻止质子泵将H+运送至胃腔(胃酸生成的最后步骤),从而抑制胃酸产生。埃索美拉唑属于前体药物,经胃壁细胞的酸性分泌小管转化为活性物(次磺酸)。由于抑制过程是不可逆的,胃酸分泌在24至48小时内将被限制,直至新的质子泵分子合成并被转移至细胞膜处。埃索美拉唑是在奥美拉唑引入临床使用后开发,于2001年在美国获批使用。埃索美拉唑适应症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食管返流病以及应激性溃疡预防。

埃索美拉唑(商品名:Nexium)为缓释胶囊剂(20 mg)。根据摩尔量,埃索美拉唑的效力强于奥美拉唑,因此推荐的标准成人剂量为20 mg,每日一次;若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症状较为严重,则需每日两次;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患者每日剂量为60 mg。埃索美拉唑配合其他抗生素连续给药10至14日即可产生疗效,建议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埃索美拉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副作用较小且少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胃肠胀气、皮疹、头疼和头晕。

肝毒性

尽管用途广泛,但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极少引起肝损伤。长期大范围埃索美拉唑治疗试验表明,少于1%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比例与安慰剂或对照剂组基本一致。发表文献中仅有少数埃索美拉唑导致临床症状明显的肝病报告,而奥美拉唑引起肝病的病例报告相对较多。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引起肝损伤的典型特征是发病期短(1至4周),血清酶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表现,停药后症状快速消退。发热、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少见,自身抗体也少见。在大样本系列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中,仅有少数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导致有症状的急性肝损伤病例。

损伤机制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导致肝损伤的急性发作和快速复发,属于超敏反应,但也可能仅说明了代谢的改变或代谢产物具有急性肝毒性。常见的临床病理表现是急性肝坏死。埃索美拉唑经肝CYP 2C19代谢,可能与经相同酶代谢的其他药物交互反应,但其对CYP 3A4酶的影响弱于奥美拉唑。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通常程度较弱,持续时间短,且无伴随症状,即使未调整剂量也可恢复正常水平。但是,若埃索美拉唑引起临床明显的肝损伤,则需立即停药。重度肝损伤比较罕见,大多数患者在停止药物治疗后肝损伤立即消失。曾有质子泵抑制剂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但极为罕见。目前尚无信息可确定埃索美拉唑肝毒性的患者是否对其他质子泵抑制剂产生交叉反应。但应假定其与奥美拉唑间存在交叉反应性,而与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噻苯咪唑结构)间可能存在交叉敏感性,因此对于因质子泵抑制剂引起临床明显的肝损伤患者,再次使用其他质子泵抑制剂时应特别注意。


暂无相关图片
质子泵抑制剂
兰索拉唑 雷贝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