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图片

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西药】



简介

呋喃妥因是一种口服抗生素,广泛用于急性尿路感染的短期治疗或复发性感染的长期预防。呋喃妥因是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之一,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症候群,严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

背景

从结构上看,呋喃妥因是硝化五元呋喃环,带乙内酰脲侧链。呋喃妥因可抑制多种细菌酶系统,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确切的抗菌机制尚不明确。重要的是,呋喃妥因极少产生耐药性,因此极其适合长期治疗。此外,呋喃妥因口服吸收效果良好,可经尿液迅速排出,因此,尿液中的药物含量极高而血清含量极低,这使得呋喃妥因成为治疗尿路感染而非全身感染的良好药物。呋喃妥因于1953年在美国首次批准,至今仍广泛使用,每年超过500万处方使用呋喃妥因。适应症包括敏感菌引起的急性尿道感染的治疗和慢性或复发性的预防。治疗急性感染,推荐剂量为50至100 mg,口服,每日4次,连续服用一周。预防慢性或复发性感染,推荐剂量为每日50至100 mg,长期服用。市售呋喃妥因有多种剂量(25、50和100 mg);特定商品名包括Macrodantin、Macrobid和Furadantin等。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消化不良、头晕、嗜睡和皮疹。呋喃妥因(特别是长期使用)还可导致多种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间质性肺炎、周围神经病变、剥脱性皮炎、溶血性贫血、类狼疮综合征和肝毒性。

肝毒性

呋喃妥因是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呋喃妥因引起的肝损伤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症候群。呋喃妥因治疗1或2周后出现的一般为急性肝炎,但极其罕见(比例约为3/1,000,000)。急性肝损伤通常在治疗开始后几周内出现,治疗停止几周方消退。肝损伤的形式通常为伴或不伴黄疸的(无黄疸型)肝细胞损伤,常有发烧和皮疹。呋喃妥因引起的急性肝损伤通常在停药后迅速消退,但也有重度肝损伤和死亡病例的报道。部分病例可出现自身免疫症状,但常见于呋喃妥因肝毒性的慢性症状。呋喃妥因导致的肝毒性过程和预后差别很大,可出现不同形式的急性肝损伤。被列为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

呋喃妥因导致的慢性肝毒性比急性肝毒性更常见,一般在长期预防治疗开始后数月至数年内出现。每1500名接受呋喃妥因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1名出现肝损伤。一般表现为隐性症状,初期症状为疲劳和无力,随后出现为尿色加深和黄疸。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特征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γ球蛋白水平升高,出现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部分病例突然发病,症状类似于急性肝炎。但是,发烧、皮疹等自身免疫症状不如急性呋喃妥因肝毒性常见。肝组织学研究可见界面性肝炎、局灶性坏死或小叶中心区坏死等慢性肝炎特征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已有呋喃妥因肝毒性致肝硬化的病例报道,若未及时发现肝坏死是呋喃妥因引起的,则可能恶化为终末期肝病。呋喃妥因肝毒性患者中女性占多数,年龄越大的患者患肝损伤(尤其慢性肝损伤)的风险越大。

损伤机制

呋喃妥因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呋喃妥因经代谢,硝基减少,生成有害的氧化自由基,可损害肝细胞。许多肝毒性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疾病的迹象,部分研究表明与HLA-DR6和DR2有关。

用药结果和药物管理

呋喃妥因引致的肝损伤严重程度不等,可分为血清转氨酶轻度症状性升高(病例1和病例2)、黄疸型肝炎(病例3)、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病例4)。患者停药后可完全复原,但恢复缓慢,一般为2至6个月不等。极少数患者出现长期慢性肝损伤。由于许多呋喃妥因肝毒性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因此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特别对于症状严重或恢复速度缓慢的患者)。多数情况下,皮质类固醇治疗可改善肝损伤症状。但是,免疫抑制性治疗的最终效果仍有待确定,使用皮质类固醇应格外小心,及早停药,并跟踪停药后的康复情况。重新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应予以避免。呋喃妥因和其他常用抗生素似乎不存在交叉反应引起肝损伤。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 暂无相关图片